9月4日至5日,美术学院以“强作风铸师魂・担使命争一流”为主题,成功举办2025年秋季教职工思想政治素质与能力提升集中培训。活动特邀江西云眼视界人工智能研究院执行院长蔡丽、南昌大学康信辉教授及校美术学院陶莉教授三位学者,分别围绕人工智能教学应用、高水平论文写作、横向课题实践三大核心方向开展专题讲座,全院教职工参与培训。
9月4日上午,蔡丽老师以《AI助手在高校美术教育与学术领域的应用场景与案例》为题开讲。她从“数智时代教育变革”的背景切入,系统剖析人工智能对高校教学与科研生态的重塑作用。蔡丽指出,在AI浪潮下,教师角色亟需从传统的“知识传递者”转型为“智慧引路人”,重点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、创新能力和情感联结力。
讲座中,蔡丽详细介绍了DeepSeek、豆包、Coze等主流AI工具的功能特性,并结合现场演示,展示了这些工具在美术类课程设计、教学内容生成、学术研究辅助等场景的具体应用。针对“提示词工程”这一关键环节,她通过“文生图创意设计”“图生视频制作”等美术领域实际案例,生动讲解了如何通过精准指令设计激活AI潜能,为在场教师提供了可直接落地的操作技巧。
9月5日下午,康信辉基于其丰富的学术发表经验,开展了《高水平学术论文写作经验分享》专题讲座。他以个人在SCI、SSCI、A&HCI等国际权威期刊的发表实例为案例,全面拆解了高水平论文从选题立意、框架搭建到投稿发表的完整流程。
康信辉重点阐述了论文各核心部分的写作要领:其一,标题需兼具“吸引力”与“核心信息”,避免冗余;其二,摘要需清晰提炼研究目的、方法、结果与结论,逻辑连贯;其三,文献综述需聚焦研究缺口,避免简单堆砌;其四,实验方案设计需突出严谨性,结论需提炼研究的“创新性与影响力”。他特别强调,“突出创新点”与“强化结构逻辑性”是国际期刊录用的关键因素。此外,他还分享了“如何匹配期刊定位”“如何高效回应审稿意见”等实用技巧,为教师们突破国际论文发表瓶颈提供了系统指导。同时,他还梳理了设计类专业教师常发的北大核心期刊,包括《机械设计》《包装工程》《家具与室内装饰》《机械设计与研究》《图学学报》《陶瓷学报》等,为教师选题投稿提供参考。
同日下午,陶莉老师以《从“研”到“用”:横向课题助力高校教师职业成长与学校发展新路径》为题,分享她在横向课题申请与管理方面的实践经验。她指出,横向课题不仅是教师专业能力提升的有效途径,更是学院服务社会、实现产学研融合的关键渠道,推动学术成果向实际应用转化,实现个人成长与学院发展的双向赋能。
本次系列讲座紧密结合美术专业教学、科研与社会服务实际需求,三位专家的报告内容前沿、案例详实,现场交流踊跃,气氛热烈。美术学院院长徐志华在总结中表示,学院将继续推进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,进一步强化师德师风建设,通过更多精准化、实战化的培训,提升教师教学与科研创新能力,凝聚全院力量共同推动学院高质量发展。